Immunocal 與「癌」的關係

協助癌患首重調節免疫能力


國外的醫療經驗發現,對抗癌症不能只是藉由藥物控制,因為治療癌症的藥物毒性都非常強烈。過度的用藥會讓病人的免疫力持續下降造成器官衰竭,避免病人治療失敗提高死亡率,都會給予病人免疫力支持。


醫界認為免疫機能如同身體保全系統,當系統不健全時,就像老弱殘兵遇到強敵入侵,馬上就兵敗如山倒;台大生化研究所前所長呂鋒洲教授表示,這些外侵強敵包括像病毒、細菌,環境毒素如二手煙、農藥殘餘、過度日曬,施打於動物中殘餘賀爾蒙等,皆會產生諸多疾病。

呂教授說明,正常免疫機能是二十四小時隨時啟動,以隨時過濾清除成千上萬細菌及污染源,但當這樣的機制過度敏感時,就算是一些原來並無影響的攻擊,也會引發不必要的過度反應,像是發炎等,所以免疫力過高或過低,對身體來說都是不好。


而加拿大的包納斯博士(Dr.Bounous, 怡妙康Immunocal發明者)在一九九六年就已經開始以「調節免疫能力」來協助治療癌症患者;乳癌、肝癌、腎臟癌、子宮腫瘤、攝護腺癌等患者,在包納斯監督下,接受免疫乳清蛋白濃縮物的輔助,發現能強化正常細胞的免疫能力,同時降低癌細胞的免疫機能。


報告顯示:「這樣的結果是來自於免疫乳清蛋白濃縮物對於兩種不同細胞內的GSH,有完全不同調控方式;免疫乳清蛋白能降低癌細胞內大量GSH,使癌細胞脆弱,對治療更敏感,但同時又增加正常細胞GSH,強化正常細胞免疫能力


由此一研究結果得知: 「GSH具有自行調節細胞內免疫力強弱能力,在國際間更自一九九六年至今,已經有十餘篇發表於國際上的科學報導、研究論文證實免疫乳清蛋白濃縮物的效果。」


GSH(Glutathione)為體內免疫機能的調節物質,中文譯為榖胱甘肽,是一種天然存在於細胞內物質,屬於對熱極不穩定的血清白蛋白與乳清蛋白;包納斯博士研究中指出,因免疫乳清蛋白濃縮物具有特殊生物活性,能在腸胃中當作載具,把製造GSH的原料送入細胞,讓細胞自動合成GSH,因此補充GSH的方法中,以免疫乳清蛋白的免疫能力調節方式最安全且有效。


在健康養生方面,呂鋒洲建議,不亂吃與安全最重要,尤其市面上許多標示強化免疫機能的產品,消費者在選擇上應多留意包裝、標示、日期、成分等是否都合乎標準,而效果方面則應該索取相關的科學認證資料或臨床證據,以確保產品本身的效果,或者是挑選經由衛生署認證發給「健康食品」標誌的產品,也是不錯參考標準。


癌細胞為什麼會有抗藥性?


治療癌症最麻煩的地方,除了擔心癌細胞轉移外,就是癌細胞往往對治癌藥物有抗藥性。目前已知,癌細胞的抗藥機制至少有兩種,其中一種屬於膜糖蛋白質P-170的清除機制,它可以降低抗癌藥物的累積以減低藥物對癌細胞的傷害。另外一種則涉及GSH含量的調控。

GSH原是人體極重要的抗氧化物質,然而很弔詭的是,癌細胞內的GSH含量卻比正常細胞的GSH含量高,這就是癌細胞對烷化劑、放射性治療及抗癌藥物有抵抗性的原因。為什麼具有高量GSH的癌細胞會有抗藥性呢?可能與癌細胞內的相關酵素有關。

癌細胞內有一種酵素叫做r-glutamy1 transpeptidase (r-GT),可以參與GSH的代謝作用,並且具有強效的抗藥性。當癌細胞內之GSH含量高時,會刺激r-GT的活性,使癌細胞產生抗藥性,而限制抗癌藥物的效果。另外,癌細胞內的GSH也可以經由GSH transferase 酵素的催化作用,與抗癌藥物結合,而解消抗癌藥物的藥性。


換句話說,GSH藉由調控r-GT酵素,而影響了癌細胞的抗藥性,因此,我們也可以藉由調控GSH的含量,來加強化學治療的效果。例如在化學治療之前,先利用GSH酵素的抑止劑BSO,耗竭癌細胞內的GSH,如此,即可阻斷具有強力抗藥效能的r-GT酵素,以提高抗癌藥物對癌細胞的效果。


利用BSO調控穀胱甘肽的含量,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好處,就是可以在抑制癌細胞GSH含量的同時,避免化學藥物對正常細胞的傷害。即利用BSO壓抑腫瘤細胞內的GSH的含量,使其低於正常細胞內GSH含量,如此一來,腫瘤細胞內的GSH含量不足以刺激抗藥性酵素的活性,自然能加強抗癌藥物的效果。反之,正常細胞維持足的GSH,能刺激抗藥酵素的活性,減少治癌藥物的毒性,避免化學治療傷害正常細胞。

BSO的這項抑止作用若同時搭配OTC(促進GSH合成的酵素),則可以有增強作用,亦即加速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之的GSH含量落差,也就是一面用BSO降低腫瘤細胞之GSH,一面以OTC增加正常細胞之GSH,以加快腫瘤細胞內GSH含量,使之低於正常細胞,而方便施予化學藥物治療。


總之,腫瘤細胞的抗藥性,係GSH與抗藥性酵素的調控結果,而我們則可以進一步利用抑止或增強BSO及OTC來調控GSH的含量,以強化抗癌藥物對癌細胞的效果,同時避免正常細胞被波及。


老化與癌症也可事先防治嗎?


關於老化與癌症的關係,有許多正反的說法。一派的說法認為,老化使自由基長時間累積,終造成細胞病變,形成腫瘤;此係以自由基在時間縱線的積累,來解釋老化與癌症的關係。不過這種細胞病變的理論,也引起另外不同的駁斥。他們認為在自由基累聚傷害的同時,這些衰老細胞實際上也損失了複製的能力,包括複製腫瘤的能力,因此癌症與老化,就細胞複製能力的角度判斷,並無直接關係。

       

另有一派認為,老化易引發癌症,但真正原因與致癌物質長期累積及暴露於致癌其他的時間增加有關。不過也有學者以為,在不同物種身上,腫瘤的發生率未必與年齡、老化有關,反而與基因的關連為多。

       

學者指出,老化易增加對致癌物質的敏感性,因此使老化與癌症有正比的意義。然而這樣的推論,僅限於實驗數據上的意義,仍有待臨床上進一步的檢驗。

       

最近則有一種新的學說出現,他們以GSH的多寡,做為檢視老化與癌症的主要依據,他們指出,在老化的組織中,GSH含量普遍缺乏。GSH是人體細胞主要的防禦物質,因此GSH的缺乏,將增加人體對致癌物侵犯的敏感性,尤其GSH也職司人體的免疫與抗氧化功能,所以在致癌敏感度增加,而人體自癒能力也降低的同時,老化與癌症的關係可以做合理的推論。

       

換言之,在老化與癌症關係中扮演決定因子的自由基與致癌物質,都可由GSH統攝。有此線索,使我們對老化或癌症的預防,有了更樂觀的期待;因為不論老化或癌症的致因辨證孰先孰後,根本的原因仍在GSH。亦即預防老化或癌症,最基本、有效的方法,就是補充GSH含量,使體內有充裕的抗氧化能力來抵禦自由基效應。



穀胱甘肽GSH 並不是化學治療用藥 而是癌症治療的支持者


穀胱甘肽(glutathione,GSH)是由穀胺酸、胱胺酸和甘胺酸所組成的三胜肽,分子量為307,而其硫醇基與氧化還原相關。穀胱甘肽的主要功能在於細胞內生性抗氧化的防禦,包括對抗反應氧物質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而穀胱甘肽與氧化型穀胱甘肽(GSSG)的比例在調節細胞氧化還原狀態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穀胱甘肽可以直接清除自由基,或是在過氧化氫、脂質過氧化物和親電性化合物的解毒作用中,作為穀胱甘肽過氧化酶及穀胱甘肽硫轉移酶的受質;穀胱甘肽也參與蛋白質和DNA合成以及胺基酸的轉移。


穀胱甘肽本身屬於水溶性,而且它是細胞內濃度最高的的抗氧化劑,存在於身體每一個細胞中,其中以肝臟內含量最多,所以可以協助解毒工作。穀胱甘肽的硫氫基(thiol)會與毒性物質結合,形成水溶性無毒化物,由腎臟排出。



穀胱甘肽常被當作解毒劑(Detoxifier)


肝臟含有顯著高量的穀胱甘肽,是解毒作用的主要器官。穀胱甘肽常被當作解毒劑,幫助肝臟解除藥物的代謝產物、環境污染物、致癌劑和放射線傷害、分解女性荷爾蒙等。穀胱甘肽可以消除包括: 藥物的代謝產物、環境污染物、致癌劑、放射線照射傷害等等毒素的毒性.


可以用於急慢性肝疾患的肝機能改善


過去研究發現,因為在急慢性肝疾患者身上發現其血中穀胱甘肽值偏低,適當地補充穀胱甘肽,有助於肝機能的改善。



穀胱甘肽 並不是化學治療用藥 而是癌症治療的支持者


由於正常細胞與癌細胞有非常類似的代謝機轉,因此正常細胞與癌細胞對化學或放射治療會產生類似的傷害反應,這些傷害部份是由於自由基所導致,如口腔粘膜發炎等,所以如果能夠適當地使用抗氧化物,是可以消除抗癌治療對正常細胞所產生的自由基,也就是能降低抗癌治療對正常細胞的毒性。

而正因為穀胱甘肽可以於正常細胞內可消除自由基,另外還有修補正常細胞內去氧核苷酸的能力,所以穀胱甘肽可以用作為正常細胞的保護劑。


根據許多研究發現,於化學治療劑注射或放射治療前30至60分鐘靜脈注射穀胱甘肽,此一營養製劑經過細胞膜上的轉換酵素(transpeptidase)分解後,此一成分在進入細胞內,會再重新組合成穀胱甘肽,重新發揮抗氧化、抗自由基的效果,而這些自由基正是抗癌治療造成正常細胞損傷的罪魁禍首之一;所以穀胱甘肽在抗癌治療中可以作為正常細胞合成和保護DNA所需要的物質,另外穀胱甘肽能搭載胺基酸通過細胞膜,提供正常細胞修復,特別是修復細胞核內的DNA。另外它也可以降低發炎反應,主要也是藉由抑制自由基產生,減少發炎的嚴重性。


相反地,穀胱甘肽在癌症治療中,因為癌細胞其細胞膜上的轉換酵素含量較正常細胞為低,所以無法有效地幫助穀胱甘肽進入癌細胞內,再重新組合成穀胱甘肽,所以癌細胞便無法像體內的正常細胞一樣,額外獲得穀胱甘肽的補充,也就是癌細胞沒有「穀胱甘肽」這個金鐘罩的護體(而正常細胞卻因為穀胱甘肽的補充,獲得金鐘罩的護體),所以癌細胞沒有辦法再受到穀胱甘肽有效的保護,造成癌細胞仍然會受到癌症治療的攻擊,讓治療得以有效發揮,卻不致形成嚴重的副作用。


另外,由於在正常的腎臟、肝臟及神經細胞的細胞膜內,富含有一定量的轉換酵素,所以研究也發現在抗癌治療中,額外補充穀胱甘肽,可以降低化學治療所引起的肝臟、腎臟以及神經學的毒性。所以穀胱甘肽,並不是抗癌用藥,而是癌症治療的有效支持者。


而目前臨床試驗,也已證實利用額外穀胱甘肽的補充,確實可以減輕胃癌、卵巢癌病患使用化療藥物順鉑(cisplatin)所引起的腎毒性、神經毒性,而且對大腸直腸癌使用oxaliplatin,可以消除神經毒性。另外對於放射治療所引起的白血球減少症、口腔黏膜發炎,額外穀胱甘肽的補充也是有幫助的。所以與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併用,穀胱甘肽可以作為正常細胞的保護劑。


穀胱甘肽可以也可以當作免疫系統增強劑


免疫系統也有賴於穀胱甘肽的幫助才可以維持適當的功用。免疫系統的功能中,尤其是在製造和維持 T淋巴細胞功能時,需要穀胱甘肽的協助。T細胞能辨識並清除突變細胞,以避免形成癌症。所以穀胱甘肽在抗癌治療中,也可以當作免疫系統增強劑。



穀胱甘肽與化學療法劑或放射線治療併用,作為細胞保護劑的優點

●降低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

●不影響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的治療效果。

●改善癌症病患的生活品質。

●改善癌症病患對化學治療法或放射線治療的耐受程度,使其不致於延誤療程或逃避治療,獲得更好的療效。


如何運用(乳清蛋白)乳清蛋白濃縮物抗癌


GSH是人體強力的抗氧化劑,且具有解毒功能,可以與致癌物質黏附結合,進而排出體外。因此,富含GSH前驅物的免疫乳清蛋白濃縮物自然也有解除致癌物毒性的作用;換句話說免疫乳清蛋白濃縮物有預防癌症病變的效果。

       

除了預防外,最近的研究更顯示免疫乳清蛋白濃縮物對人類癌細胞的增殖也有直接抑止作用。而這與免疫乳清蛋白濃縮物成分中的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有關。血清白蛋白最大的特點是能抑止細菌的突變,因此能防止癌細胞的增殖。此外,免疫乳清蛋白濃縮物中的α—乳清蛋白(α–lactalbumin)及乳鐵蛋白(lactoferrin),在動物實驗中也都顯示具有抑止固體腫瘤(solid tumours)及肺部黑色瘤(melanomas)的作用。

       

另外,治療癌症最麻煩的地方,就是一面要剷除癌細胞,一面卻又不能傷害到正常細胞,作化學治療,儘管有精準的科技手術,不會傷害到正常細胞,但畢竟有一些副作用或後遺症產生,增加生活的不便。因此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可以抑止癌細胞,又不會傷害到正常細胞的物質。好不容易才發現了免疫乳清蛋白濃縮物,正可以擔負這項重要使命。

       

一般而言,人體癌細胞內的GSH含量,比鄰近正常細胞的GSH含量要高出許多倍,這可能與癌細胞特別強烈的增殖活性(proliferative activity)有關。而且在癌細胞內,GSH的快速合成,會提高癌細胞的增生速度,換句話說,癌細胞必須在高基準的GSH含量下,才有增生的可能。基於這個原則,要抑制癌細胞,就必須調控、消耗癌細胞內的GSH含量,來抑止其生長。

       

細胞內GSH之合成,有一個迴饋抑止的機制,即當細胞內的GSH含量到達一定飽和程度時,會自然產生負向迴饋效應,使GSH不再增加,就癌細胞而言,它原需維持高基準的GSH含量,才能刺激其增生,因此若能以『增加癌細胞GSH含量』的方式,透過迴饋抑止作用,來降低癌細胞之GSH基準,即可有效抑止癌細胞之增生。

       

Immunocal免疫乳清蛋白可以有效進入體內合成GSH,是補充穀胱甘肽最有效的營養品,因此適宜扮演『癌細胞終結者』的角色。研究證實,補充免疫乳清蛋白濃縮物,可以消耗癌細胞內之GSH,並且抑止癌細胞之增生,但免疫乳清蛋白濃縮物不會減少正常細胞的GSH含量,因為正常細胞的GSH含量遠比癌細胞低,只要調控得宜,甚至可以一面消耗癌細胞的GSH,一面增加正常細胞的GSH。

       

換句話說,Immunocal免疫乳清蛋白不僅是GSH最有效的營養補充品,並且是抵制癌細胞的有效調控劑,既可以預防癌症,也能抑止癌細胞增生擴散;尤其它是天然營養成分,能為人體充分吸收,較之於化療可能引起的種種後遺症,實在是更好的治療方法。


聯繫我們 :

微信: Immunocal-com-hk